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上海愚园路:群众呼声汇集成了社区治理智慧

  卫生设施改造、为老服务提升、高架绿地开放……愚园路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畅通渠道、创新方式、推进落实

  群众呼声汇集成了社区治理智慧

  ■愚园路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的探索是全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缩影。自去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来,已累计收到群众建议近7万条,针对群众提出的重要建议,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8.3%

  “嗞,嗞,嗞——”不久前的一天,愚园路岐山村的装修在8时准时开启。往日,这电钻声让人烦躁,但眼下在居民们听来却有几分悦耳。看着焕然一新的卫生设施,121号的张阿姨满是感慨:“感谢这次改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了。”

  岐山村居民们的喜悦,不仅仅是因为非成套里弄房屋有了全新的卫生设施,还在于为期4个月的改造中,几乎每户居民的声音都成了改造的重要参考,有的居民还作为主体参与了改造的全过程。

  这是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又一次新尝试,更是社区治理善于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进而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案例。

  全过程拓宽人民建议征集渠道

  愚园路百年老街上,岐山村浸润在梧桐树、老洋房营造的上海风情里。可里弄房屋的居住条件并不舒适,和4户邻居共同挤在一幢房子里的张阿姨就没少为上厕所烦恼。由于卫生设施有限,长期以来,楼里5家人共用3个卫生间。张阿姨所在的2楼,卫生间结构还颇有些奇怪:8平方米的卫生间开出两扇门,一扇门朝着走廊,一扇门则直接通向另一户邻居家。“这么多年,上厕所总是提心吊胆。”

  江苏路街道辖区内新式里弄房屋面积约11万平方米,占全区此类房屋面积的近2/3,类似问题并非个例。去年底,居民们终于等来好消息,江苏路街道携手长宁区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始筹备新式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试点工作。

  卫生间面积大小不一,设施使用情况复杂,涉及的居民户数众多,这该怎么改?恰逢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全面推进,长宁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区房管局、江苏路街道联手“问计于民”,于今年5月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人民建议征集网站、邮箱、方案征询会等多种方式,实现试点范围内居民意向征询全覆盖。“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灵活更改设施尺寸”“调整设备方向以求空间利用最大化”……居民们踊跃提出一个又一个建议。截至征集工作结束,首批试点区域发放的400余份征集函,有效回收率高达98%。

  人民建议的征集不止局限在“改造前”。36号楼的姚阿姨不止一次针对楼内改造方案建言献策,“一分为二后,卫生间并不是完全对称的结构,洗手池、马桶和淋浴器的位置要相应微调。”她主动参与图纸设计跟进施工,“我们后续有什么想法,会直接跟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沟通。”为了更加贴合百姓需求,街道联合第三方专业设计团队提出五大类改造方案,并依据居民需求量身定制,从“要不要改”到“怎么改”等各个环节充分保障居民当家作主。

  9月底,200多处卫生间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通过此次试点改造的实践,江苏路街道愚园路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又一次拓宽了“主动征”的渠道:人民建议征集信箱、调查问卷、敲门行动、座谈会议事会……以便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收集民情民意、汇集民智民慧,确保“众人事众人商”,画出最大同心圆。

  小建议催生“智慧养老”大探索

  江苏路街道有60岁以上老人2.0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0.28%,还有1200余名独居老人,属于人口深度老龄化社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社区独居老人张奶奶越发担忧,“万一在家发生意外,没人发现怎么办?”尽管有结对志愿者上门服务,但志愿者们也常常因事无法做到每日上门探望。为此,不少志愿者向社区建议,为老服务还需要在“人防”的基础上,加上“技防”手段。

  简单的一句提议,被江苏路街道社区服务办负责为老服务项目的小冯放在了心上。在同合作单位的一次共建联建会议上,她听到一企业恰好拥有较为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一场“头脑风暴”就此展开。“可以用最日常的水电使用情况来获悉老人的活动情况。”原本的“技防”设想在讨论中逐渐丰富并具象化,最终确定下以“智能水表”的读数作为实际评测指标。就这样,张奶奶家中安上了智能水表,实时监测老人的用水情况,24小时内用水量一旦低于0.01立方米,街道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就会自动生成案件,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由居委会安排人员立刻联系老人,上门探视,并将探视情况上报给街道,为独居老人提供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江苏路街道专门为辖区内居住的1200余名独居老人拓展了“一网统管+为老服务”模块,在独居老人家里,和智能水表一样,每天关注他(她)的还有AI外呼、门磁系统、烟感报警、红外检测,这些“智慧养老”手段都是应群众建议而生。一则小小的建议,在反复讨论和斟酌中,成了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

  江苏路街道信访办主任熊剑锋表示,近年来,从加装电梯到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再到建设社区美好生活圈……越来越多的建议通过遍布于社区家门口、楼门口、园门口的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的线上和线下渠道被传递至相关部门。

  进一步释放民意民智治理效能

  在江苏路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电子样张”为老年人办理事务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它便是来源于对社区高频办理业务“大数据”的梳理分析。这也是一种建议征集的方式,愚园路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将其称之为无形的人民建议征集。随着人民建议征集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民建议征集的渠道越来越多,触角越来越广,实现了建议“随手可提”。

  “我们联系点成立一年来,收到了来自群众的数百条人民建议。”在熊剑锋看来,筛选和落实“金点子”才是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关键。街道工作人员将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到的人民建议分门别类,在和相关部门协商探讨后,再及时反馈给建议人“留作参考”“采纳”等不同意见。筛选出来的“金点子”如何推送到决策部门?靠的是“淘金”般的真诚,以及扎实的工作态度。

  “延安路高架下的绿地,居民很早就建议开放,并在天桥上加装电梯。”可这一改造工程牵涉部门众多,绿化、市政……仅靠街道的力量显然无法转化落实。“街道无法自己消化的,我们还会向区里、市里报送,推进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绿地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畅通渠道平台、创新征集方式、广泛吸纳民智、推动成果转化,愚园路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的探索正是全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缩影。自去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来,已累计收到群众建议近7万条,针对群众提出的重要建议,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8.3%。市信访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王剑华指出,要进一步建好用好征集平台,加强人民建议征集数字化管理,释放民意民智数据的治理效能,切实助力上海城市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07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