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一体化深入,长三角经济展现更强韧性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统一思想、统筹谋划

  一体化深入,长三角经济展现更强韧性

  “两个月前,这里还完全不像样子。”一位上海青浦当地人回忆。现在,在他面前的是刚刚落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展示馆和一片有模有样的江南圩田样板区,几只白色的水鸟在刚刚经过生态治理的湖荡中嬉戏,悠然自在。

  不远处,水乡客厅蓝环示范段理水筑绿项目现场,数台挖机正在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蓝环工程跨越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将对25公里河道水系开展整治,建设14道口门、闸门,新建8座桥梁,并提升岸坡景观。

  这些都是示范区水乡客厅项目的一部分。本月16日,总投资290亿元的水乡客厅重大项目正式开工,这里将被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沪苏浙交界地的新变,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统一思想、统筹谋划,通过一个个有形和无形的关键节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各个层面加快落地实施。得益于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经济也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稳定性和韧性。

  空间一体化

  “那里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原点。”示范区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高级主管庹先金用手一指眼前太浦河的河中心,很确切地告诉记者。几步路之外,记者看到了“上海界”的标志牌,耳朵里传来的却是导航的声音:“您已进入江苏吴江。”这里,是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的交界处。几年前,当地老百姓在说起这片土地时,总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你说什么地方最难管?一定是交界的地方,俗称的‘三不管地带’。”因为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各地都倾向于将生产要素留在中心区域,交界地的发展速度往往比较慢。

  现在,这个逻辑不成立了。

  变化从打通一条路开始。示范区成立之后,跨越元荡湖、连接东航路与康力大道的互联互通工程成为重点示范工程,青浦金泽和苏州吴江之间原本要绕行40分钟的车程,现已缩短至5分钟。这也是长三角合力打通省际断头路的一个案例。截至今年6月,长三角第一批17条省际断头路项目中,包括东航路—康力大道等在内的7条道路已通车,其余10条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过程中。

  将目光拉升到整个长三角,可以看到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铁路方面,至2020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6000公里,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设区市;城际市域铁路方面,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1.5小时快速通达;公路方面,三省一市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间隙弥合,新机乍现。去年,元荡步行桥贯通后,成了连接青浦和吴江两地的元荡湖长三角生态旅游景点,不仅有专程打卡的沪苏两地观光客,一些准新人特意来此拍摄婚纱照,到了晚上,还有附近的老百姓在桥上唱卡拉OK、跳广场舞。

  以前,沪苏浙交界处属于交通末梢,有一个废旧木料交易市场和一个建筑垃圾堆放点。随着交通改善,促进了各种要素加快流动,现在吴江已盘活存量土地,计划发展湖区经济。

  同样,位于这块区域的水乡客厅虽然刚开工,但它的外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记者了解到,此前浙江嘉善整体的规划是向南发展,但是当听说水乡客厅将落子示范区原点后,嘉善已经提出,要向水乡客厅发展。水乡客厅建成后预计带来的会务、展示、旅游等商机,被市场看好。

  长三角一体化后,这里不是边缘,而是中心。

  动力一体化

  这三年,由于长三角经济地理的重塑,激发出两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种是地理位置集中、跨行业的开发者联盟模式。以往地方的开发模式,通常是建一个管委会,成立一个开发公司,再招商引资。但一体化示范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开发区,它是跨省级行政区域的,需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探索区域一体化治理新机制。从具体的操作中,很多人发现,由行政推动的传统开发模式不再适应示范区。

  “原来是‘刀耕火种’,现在是要寻找示范区建设中的强力推进器。”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而他所说的“强力推进器”,正是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和开发者联盟。大会和联盟提供的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由企业和社会机构为示范区赋能,让更多的开发者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器。

  如今,“强力推进器”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比如,华为公司助力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建设,构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成立华为(吴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助力产业智改数转、提档升级;三峡集团在示范区内出资建设完成元荡慢行桥,同时参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水乡客厅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生态环境整治、社会公共配套等工作。

  另一种,是行业集中、跨区域的产业链联盟模式。今年5月,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四个产业链联盟正式揭牌。去年9月,长三角超导、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健康、人工智能等一批产业链联盟也已授牌成立。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让长三角成立了一个跨区域的新的组织模式,也发挥了长三角人才富集、制造业发达、科研机构活跃、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接下来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三省一市的协同作用,将产业补链、强链、固链,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长三角之内跨区域的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可以从一条愈发清晰的大飞机产业链看出端倪。今年2月18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在太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创新链。而早在2018年10月,太仓市政府与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与此同时,G60科创走廊九城也正参与其中。去年6月,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达成战略合作,G60科创走廊已有14家企业列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近千家企业纳入供应商储备库,其中124家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区域城市优势互补,资源日益优化配置,长三角正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说。

  理念一体化

  “来,抱一下。”在水乡客厅重点项目开工仪式结束后,张忠伟和几位负责收尾工作的同事,紧紧拥抱在一起。和几位同事匆匆拥抱之后,示范区生态和规划建设部刘峰最先挥手告别。“太激动了,如果不走,他就要哭出来了。”一位工作人员小声嘀咕。示范区执委会的这些工作人员来自两省一市,但他们在示范区工作时,就是“长三角人”,讲的是“长三角话”。

  三年前,三省一市联合成立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刚刚在上海的一幢小楼里开始运转。记者探访这个办公室时发现,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准备IPO、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工作人员常常忘了自己来自不同地方——他们自称是“新时代的长三角人”。

  这三年,“新时代的长三角人”这个群体日益庞大。曾在上海挂职的安徽阜阳干部聂磊在松江考察G60科创走廊的人才工作时,遇到一位负责人特意过来打招呼,自我介绍“是从合肥来的”。一开始,聂磊以为他是在上海工作的合肥人、在上海就业,但对方很快纠正说:“我也是来挂职的。”聂磊告诉记者,他看到这位来挂职的合肥干部负责整个接待工作,做事干练、调度熟练,看起来和松江本地上海干部没有任何区别。

  今年3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党委组织部门签署《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工作合作备忘录》,紧扣同一体化发展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城乡建设等重要领域和岗位,选派17名苏浙皖干部和17名上海干部跨区域双向挂职。上海市委组织部会同苏州市委组织部创新推动干部交流,聚焦金融、卫生健康、商务、市场监管等领域,组织优秀处级年轻干部跨区域任职。

  这样的跨省域人员交流打破了区域、部门、行业壁垒,当大家把接触到的新理念、新的工作方法和原来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时,自然就激荡出了创新火花。

  在苏州挂职的上海干部谢善鸿建言,苏州要用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借助上海优势,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苏州要更好地发挥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腹地支撑作用,加强两地资源共享和金融交流合作,助力上海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从而推动长三角建设全球能级最强的城市群。在上海挂职的安徽干部姚敏,在参与修改完善示范区相关制度时,结合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实例不断打磨,从中也悟出了上海的“精细化”密码。

  人与人交流的同时,一种制度创新的激发机制也在另一个层面凝聚共识。目前,示范区已形成73项制度创新成果,正加快复制推广。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嘉定、江苏昆山、太仓三地借鉴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机制,组建产业链创新联盟;安徽滁州、马鞍山、宣城、江苏南京建立联合湖长制,推进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在全国其他重点区域,京津冀的北京通州与河北“北三县”借鉴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模式加快运作;成渝双城经济圈建立生态环境标准协同、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人才互认,开通8条跨省公交线路。

  长三角区域本就水系发达、河网密布,现在,这些高质量发展的“种子”也如同这水流一样,传播各地,渐渐萌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37
收藏
分享